如何用自动化技术控制实现冷库节能2
发布时间: 作者:管理员

7

蒸发器双流量调节

在热气融霜的自动控制中有一种双回气电磁阀(或主阀)的做法,其作用是保证安全和減少蒸发器恢复制冷时的热负荷冲击。这种做法可以引申到蒸发器的制冷运行状态中并予以完善,达到合理运行和节能的目的。 根据蒸发器热负荷的变化情况,设置最小负荷供液、回气电磁阀和大负荷供液、回气电磁(主)阀,由此根据实际负荷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节。这种做法不但可使本冷间蒸发器做到节能运行,还能减小对本系统其他冷间和制冷系统的干扰,利于系统节能运行。

8

空气冷却器(冷风机)融霜控制

冷风机融霜基本采用半自动控制或者定时融霜控制,存在的问题是:融霜指令可能不及时或滞后,融霜过程带入热量过多。为了节能,冷风机的融霜应当做到全自动控制。首先要有合适可靠的霜层传感器或差压变送器(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采用电流变送器),感知******的融霜时间;然后要有合理的融霜程序;还要有冷风机翅片感温器,防止过多加热。三管齐下肯定能做到冷风机融霜节能。 在一些装配式冷库中应用很广泛的电加热融霜冷风机,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,把固定的定时加热融霜改成按需融霜,亦即对每次实际融霜的情况通过记忆功能记忆並分析,从而确定******的融霜周期。按需融霜较定时融霜节能约10%。

9

冷库门控制

冷库门要随开即关,这是每个冷库管理都有的规定,但是没有一个冷库能完全做到,除了个别野蛮操作之外也是有其实际客观原因的。解决的最好办法也是自动控制,如果开门时间过长的话即自动关闭,开门损失的热负荷是很大的,其节能效果也是可观的。

冷库门的电加热丝功率选择有防结露和防冻结两种选择,不同使用温度的冷库门电加热丝的配置功率也不同。注意选配合适的加热功率可节能2%。

10

库房照明控制

库房照明按冷库制冷设计手册的规定是1.8~5.8W/m2,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超过该数据有的甚至在10W/m2左右。如果忘了关灯,不但浪费了照明电能,还增加了冷间和制冷系统的热负荷。增加一个简单的控制就可避免出现浪费。当冷库门关闭5~15分钟后,如果照明还亮着,即自动关闭照明。延时的时间应超过工人在内一次作业的最长时间,避免误关灯;万一有误关灯的情况,借助库房长明灯和冷库门安全设置,人员的操作安全还是有保障的。

11一一

库房照明控制

(1)冷凝温度的传感元件和调节对象

根据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对应关系,通常以冷凝压力作为冷凝温度的调节参数。以往常用高压压力控制器作为传感器並发出控制信号,调节效果一般。现在通常采用压力变送器作传感器并配计算机控制系统,简化了变送装置、提高了调节精度和增强了可靠性。调节的对象是冷凝器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投入量。以蒸发式冷凝器为例,可以调节的冷凝器运行状态有干运行、湿运行还有风机和水泵的变频运行;冷凝器的投入量也将根据负荷的变化而变化。冷凝温度每下降1K,其节能效果与蒸发温度每上升1K的节能效果同样可贵。

(2)变冷凝温度调节

运用自控元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,对冷凝压力实行浮动控制,可以避免冷凝压力偏高或偏低,在保证制冷系统运行正常的基础上达到节能运行的效果。以准集中式制冷系统为例,其机组和风冷式冷凝器,采用专用可变程序器控制,可以节能10%。

12一一

制冷压缩机节能运行(主要是能量调节)

能量调节使压缩机的制冷量能随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,是冷库节能自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不同的制冷压缩机或机组,实施节能运行和能量调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。

(1)螺杆式制冷压缩机

设定压缩机运行制冷量时,避免其低能效比的运行范围;对运行工况变化范围较大的制冷系统,实行内容积比自动调节;对于带经济器运行的螺杆机,探讨实施经济器运行工况的自动调节。

(2)活塞式压缩机

减少以某台压缩机工作的气缸数为能量调节单元的做法,避免活塞的无功运行,亦避免降低压缩机C0P值的运行;采用变频技术,实现能量无级调节,在改善运行工况中节能。

(3)多台并联机运行的调节

尽量以压缩机的台数为能量调节单元;尽量使每台压缩机处于高能效比运行状态;设计不同大小压缩机头的组合,针对负荷变化需要而投入相应的能量组合。

13一一

变频调节

变频技术用于压缩机能量调节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之一。变频过低,会造成油压差降低和油量减少的缺点;变频过高,会增加油循环量和消耗量,还会使压缩机阀门故障增加。变频驱动还应注意其电机应按******功率选择。

14一一

实时计算控制,确保系统******节能运行

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自动控制的******运行是实现冷库节能十分重要的内容。冷库实行节能运行的实时控制任务,可由数据釆集、计算控制和监控系统来完成。数据采集计算控制系统的采集对象是制冷装置、制冷系统和工作环境的所有相关参数,类别有温度、压力、压差、液位、电流、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等内容。

返回上级

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528号